选择适合的集装箱地板,核心是围绕自身货物特性、使用场景、成本预算三大核心需求,按 “先定核心诉求,再匹配材质与厚度” 的逻辑筛选,具体步骤如下:
先根据货物特性锁定基础要求:若运输重货(如机械、金属件),优先选承重强的材质(实木、高强度复合)+ 中厚 / 厚款(25-30mm 及以上);若为轻货(如纺织品、日用品),可选性价比高的胶合板 + 薄款(20-22mm);若货物怕潮(如纸质品、电子件),直接排除普通实木,选防水性好的复合材料或防潮胶合板。
再结合使用场景细化材质:长期海运、露天存储或高湿环境,优先复合材料(竹木复合、塑料复合),抗霉变、耐腐蚀;室内固定存储、短距离陆运,选胶合板即可,兼顾成本与稳定性;若涉及频繁装卸(叉车反复碾压),选厚款实木或加强型复合,避免快速磨损。
最后按预算平衡性价比:预算有限、需求常规(普通干货运输),选胶合板(20-25mm),性价比最高;预算中等、需兼顾耐用性(如长期海运),选竹木复合(25-28mm),寿命比胶合板长且维护少;预算充足、追求极致耐用(如重型货、恶劣环境),直接选加强型塑料复合或厚款实木(30mm 及以上),减少后期更换成本。
简单总结:先明确 “运什么货、在哪用、花多少钱”,再对应匹配 “材质(承重 / 防水)+ 厚度(承重 / 空间)”,即可精准选出适配的集装箱地板。